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探索与争鸣
    陈勇, 马超群, 郑松波, 李兆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 44(3): 88-97.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4.03.10
    目的:探讨太极推手运动对膝骨关节炎(KOA)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社区招募5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5)和推手组(N2=25)。对照组给予无监督的KOA居家运动康复指导;推手组给予以太极推手运动为主体的康复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90min。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力量、Y平衡测试(YBT)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的测试数据,并使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推手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12周后,进行对照组和推手组的组间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推手组在VAS、Lysholm评分和YBT测试结果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下肢力量和DASS-21量表三个维度的前后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的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手组的组内比较显示,推手组VAS、Lysholm评分、下肢力量和YBT测试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01),在DASS-21量表抑郁、焦虑和压力三个维度的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推手运动干预方案能够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并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 探索与争鸣
    韩青松, 冉令华, 向云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 44(2): 101-109.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4.02.011
    “民俗性”是甄别和厘定民俗体育真伪的价值尺度和重要标志,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民俗体育的赓续传承和高质量发展。运用扎根理论,追踪了30名徐闻藤牌功班舞传承人与表演者,获得了丰富鲜活的深度访谈素材,构建了我国民俗体育的“民俗性”概念特征模型,即象征符号是人神对话的媒介枢纽,多元传承是实践场域文脉赓续的主要方式,活态流变是具象载体形态重构的核心特征,融合共生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习俗规约是规训族群的制度保障。建议:构建“记忆之场”,复苏民俗体育象征仪式的集体记忆;维稳共享场域,探索民俗体育多元化的传承机制;掌握流变规律,实现民俗体育的体系化“再生产”;调整共生模式,谋求民俗体育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赓续“礼俗互动”,彰显民俗体育的基层治理价值。模型提炼了民俗体育的“民俗性”基因,对于构建我国民俗体育自主话语体系,拓宽民俗体育研究的理论边界、完善其理论体系提供价值参考。
  • 特约专稿
    李玉文, 白晋湘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 44(1): 13-2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4.01.00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文明新形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助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中华文明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现文明共融共生;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逐渐成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 探索与争鸣
    王巍堡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 44(2): 120-128.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4.02.013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考证、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二指禅”概念的基础上,对其源流进行梳理与考释,发现:中国武术“二指禅”起源于金元年间李叟的“骈指”绝技,形成于少林寺一贯禅师的“以指修禅”,丰富于明清时期少林五拳的“象形指功”,发展于新中国以后的冷门绝技“二指禅”,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演变、融合和递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功法训练体系。当代二指禅主要有强身健体的禅修价值、自卫防身的技击价值、时代演进的艺术价值。实现二指禅文化的保护,需丰富理论研究、健全学术体系、加强传承保护、落实术道育人、深化拳功融合、凸显学科特色、重视竞赛展演,彰显文化自信。只有把二指禅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才能将这一武术绝技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滋养,奉献精神力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 成果与报告
    李斌, 陈振勇, 叶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 44(1): 43-5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4.01.005
    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探赜,有助于深刻理解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脉络。运用多重史料互证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基于话语构建视角,以中央国术馆为中心,围绕“强种救国”核心话语,探赜近代中国武术话语构建的三重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在“国之病夫”的隐喻与“身之病夫”符号的共同作用下,所激发的尚武图强思潮,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起点。从理论逻辑看,在救亡图存语境下,从国家、民族、社会三个层面,寄望通过对国民身体的征用、对民族体育的坚守和对武者身体的规训达至民族复振和国家强盛之目的,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机理。从实践逻辑看,在国术救国历史主题叙事中,中央国术馆通过多种举措激活国民武术价值观念的认同机制、坚守传统筑牢国民武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国际推广构建民族文化符号和重塑国家形象,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进路。以古鉴今,通过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研究,提出中国武术应以国家意志为根本导向,以身国同构为逻辑理据,遵循民健国强发展进路的当代启示。
  • 特约专稿
    祝良, 黄亚玲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1-12.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1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组织行为特点,提出理解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揭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复杂互动机制,以寻求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不管对于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还是低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都不存在解释其结果的单一必要条件。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水平发展存在3种驱动模式,即“技术赋能型”,“政策-财政平衡型”和“财政-技术协同型”。
  • 进展与动向
    宋宇虹, 王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97-106.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10
    通过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体育旅游学术研究近30年的发展历程和内在特征进行了回顾。历经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平缓阶段和繁荣阶段,体育旅游的研究内容、演进路径和研究热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产业融合研究不深、学术聚焦不清晰、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减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体育旅游研究方向依然要深入拓展,建立核心理论结构体系;聚焦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和新趋势;充分关注发展实践中的生态文明问题;服务并立足于体育旅游实践中的“真问题”;加强实证性研究,做到定量与定性并重。
  • 成果与报告
    朱诗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3): 45-5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3.006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艺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逻辑机理、运行体系与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体育与艺术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形影相依、剥离分化、此消彼长、再度耦合与融合创新的发展脉络。体艺融合存在深层次逻辑机理,遵循五育并举与身心共通的教育逻辑、业态升级和资产通用的产业逻辑、需求提升与消费复合的社会逻辑、技术赋能与价值提升的创新逻辑。研究从融合动力、融合机制、融合模式、融合样态四个向度构建了体艺融合的运行体系,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人才支撑四个维度规划了体艺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提出,以大融合理念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体艺融合的守正创新;以部门联动汇聚多元力量,实现体艺融合的协同推进;以科技加持拓展呈现渠道,丰富体艺融合的表现形式;以引培并举深化育人体系,夯实体艺融合的人才基石。
  • 成果与报告
    梁金辉, 陈婷婷, 韩家豪, 何晓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24-35.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3
    为研究数字赋能如何影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绩效,引入TOE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案例样本,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构建多重组态路径。研究表明:全民健身高治理绩效的实现有技术依赖型、技术+财政资源双驱型、政策轻推下的财政资源主导型、外部环境轻压下的组织驱动型、政策依赖下的组织驱动型、内外部联合驱动型6条组态路径;内外部联合驱动型在促进全民健身高治理绩效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其次为政策轻推下的财政资源主导型和外部环境轻压下的组织驱动型;数字化促进全民健身治理绩效水平的提高存在多种组合的等效性,且不同因素间具有替代关系;组织中的财政资源能力和注意力分配对于全民健身高治理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 成果与报告
    王盈盈, 邓万金, 黄旭佳, 左逸帆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44-5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5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而休闲体育作为生活富足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群众体育活动,其发展契合生命体对身心健康的追求,符合健康中国以及全民健身战略。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休闲体育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依据挑战来确定走向和路径,从而实现休闲体育对民生福祉的再造。研究认为:休闲体育能够通过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再造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完善的体育政策体系,持续提升的全民健康素养,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要求,更加便捷的体育场馆设施,稳步向前的社会和谐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体育公平保障体系不健全,获得感缺乏、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幸福感下降、美好生活运行机制受阻,安全感减退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给其发展带来挑战;未来可通过建构体育公平机制,使获得感更加充实;提高生活满意度,使幸福感更有保障;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安全感更可持续等措施为休闲体育产业开辟新路径。
  • 成果与报告
    秦丹, 杨静, 杜承润, 王子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13-23.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2
    数字时代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数字化水平、制度环境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晰。基于此,本文以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平衡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化水平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化水平可以显著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机制分析显示,制度环境在数字化水平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调节作用。(3)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水平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化水平对中部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据此,本文从提升数字化水平、全面优化制度环境和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化建设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成果与报告
    王聪帅, 武文强, 蒋全虎, 黄辰鑫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87-96.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9
    为探究马拉松赛事旅游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基于马拉松赛事旅游景观符号、消费符号、服务符号和项目符号4条符号学主线,引入“推-拉”模型分析了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马拉松赛事旅游景观符号、消费符号、服务符号和项目符号对游客感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游客感知对游客重游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游客感知在马拉松赛事旅游景观符号、消费符号、服务符号和项目符号与游客重游意愿影响机制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马拉松赛事旅游景观符号、消费符号、服务符号和项目符号共同构成了游客感知的推动机制和拉动机制,游客感知也完全参与到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去,共同构成了马拉松赛事旅游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
  • 成果与报告
    宋文利, 姚小林, 王洋, 李智鹏, 张贵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36-43.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4
    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特征十分契合。在深入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维影响机制,进而通过耦合度模型对五维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过程中,选取了2011年到2020年间的数据,通过耦合度计算和曲线分析发现:体育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度变化,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其中,体育产业与协调发展的耦合度最高,而与共享发展的耦合度偏低。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体育产业的发展力度、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
  • 特约专稿
    张少生, 刘晴, 夏江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2): 8-1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2.002
    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体卫融合是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慢性病发生率持续增长和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背景下,钟南山院士根据自身体育锻炼实践与从医经历畅谈了他的健身之道、体育与慢性疾病防控、体卫融合的演进与体卫融合实践推进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观点对今后我国体卫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探索与争鸣
    阎晋虎, 于晓梅, 张业安, 孙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107-11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11
    体育健康传播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具有深远意义。在渐入数字文明时代之际,人机交互在增进技术红利、用户赋权的同时,其融于体育健康传播实践可能带来一定受众风险:以语言模型倚重生成符号传播,弱化体育默会知识传授,遮蔽受众身体认知实践;以深度学习模拟神经网络结构,阻碍体育情感体验互动,助长受众情感异化倾向;以机器算法强化迭代数据分析,消弭体育精神文化赓续,加剧受众道德失范危机;以元宇宙超现实建构虚拟空间,桎梏体育现实意义交流,诱发受众认知含混隐患。为此,倡导以身体共在回归体育健康传播具身实践,以个体共情促进体育健康传播情感交流,以主体共律内化体育健康传播道德律令,以群体共识构建体育健康传播意见市场,以此达成通过体育健康传播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目标。
  • 成果与报告
    董国民, 张利超, 景怀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2): 36-43.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2.005
    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体教融合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动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动力运作过程与手段、动力运行目标;表现出动力源错位、动力分配与转化存在困难、动力监控与评价标准缺失、动力运行目标管理思维存在差异等动力困境;新时期应加强中观层次动力主体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建立科学的动力监控与评价体系,调整管理思维、使动力运行目标趋于一致,从而达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适度动力的目的。
  • 成果与报告
    霍传颂, 郝勤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3): 36-44.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3.005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在世界体育史上极具划时代意义,其对蒙特利尔所造成的财政危机不仅改变了奥运会发展和举办模式,针对“中国代表权”这个话题更是让国际奥委会、加拿大、美国、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卷入到了复杂的政治争议中,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由于新中国未参加这届奥运会,这个全世界围绕中国产生的政治争议的事件在国内鲜有记载。运用最新解密的来自英国、加拿大外交部、美国国务院和中情局以及国际奥委会等英文原始档案,从“他者”视角聚焦“中国代表权”“蒙特利尔争议”的历史背景、进程经过,考察该国际体育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与当时的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涉及的各利益攸关方的政治诉求、外交考量、斡旋博弈、最终结果对国际奥委会、中美、中加关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对中国体育外交走向的转折性改变。
  • 成果与报告
    邵凯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67-75.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7
    为研究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周期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讨论在现阶段我国“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问题。分析“三大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指出人才培养的全链周期:基础训练期、专项成长期、职业对接期、能力跃升期、水平稳定期。提出了五点具体培养路径,第一,立足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训练期扩大“三大球”后备人才数量;第二,立足专项成长期系统梳理“三大球”后备人才输送渠道;第三,结合人才培养的职业对接期探究“三大球”后备人才激励机制;第四,依托《体育法》实现“三大球”后备人才能力跃升的全面保障;第五,从生命周期视角实现“三大球”后备人才水平稳定期的延续。
  • 特约专稿
    朱冀, 郭琴, 吕树庭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2): 1-7.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2.001
    当前,立足中国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彰显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展现中国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时代命题。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历经40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体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作为学术体系核心的中层理论基本空白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从体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视角,梗概地描述了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阐明了中层理论建设是体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了践行学术自觉、强化研究者的学科身份认同、打造学术共同体和推进中层理论建设的组织化保障等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 成果与报告
    高久翔, 苏香楠, 梁亚普, 朱笑莹, 薛皓为, 李荣荣, 于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3(4): 76-86. https://doi.org/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3.04.008
    目的从骨骼肌无氧代谢角度比较不同冲刺间歇训练(SIT)方式对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意在针对不同训练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方法4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8%阻力系数冲刺30s的训练方式A(A,n=10),9%阻力系数冲刺30s的训练方式B(B,n=9),8%阻力系数冲刺45s的训练方式C(C,n=10),9%阻力系数冲刺45s的训练方式D(D,n=8)进行为期4周,每周3次,5组,间歇5min的SIT训练。训练前后进行有氧和无氧能力相关测试(CMJ、立定跳远、30m、VO2max)、无氧功率(3个指标)、肌肉功能测试包括表面肌电(8个指标)、等速肌力(8个指标)测试。结果①四种SIT对有氧、无氧测试成绩的影响:A方式可显著提高立定跳远、30m、VO2max成绩(P<0.05);B方式可显著影响CMJ、立定跳远、30m、VO2max成绩(P<0.05);C方式可显著提高30m、VO2max成绩(P<0.05);D方式可显著提高30m冲刺成绩(P<0.01);ABD方式对VO2max的提升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四种SIT影响有氧、无氧能力的因素:A方式在无氧和等速中筛选出3个因子解释对爆发力的影响,贡献率为75.89%,对速度和有氧能力未筛选出相关因子进行解释;B方式在无氧、肌电、等速中筛选出3个因子可解释对爆发力的影响,贡献率为65.09%,对速度和有氧能力未筛选出相关因子进行解释;C方式可在肌电、等速中分别筛选3个和5个因子对速度、有氧能力进行解释,贡献率为82.28%;D训练方式可从肌电和等速中筛选5个因子解释对爆发力和速度的影响,贡献率为81.68%,该方式对爆发力提升效果有限;③四种SIT方式后有氧、无氧测试成绩的差异肌电和等速因子的贡献率为37.15%,未筛选出无氧因子进行解释。结论①冲刺时间为30s的A、B训练可作为爆发力训练的方式,四种SIT训练均可作为提升速度素质的方式,提升有氧能力时可选取A、B、D训练方式;②无氧和骨骼肌因素可作为解释四种SIT训练效果的重要贡献变量;③四种SIT训练方式造成无氧、有氧能力的差异与下肢骨骼肌平均功率频率及屈膝峰值力矩有关,但可解释程度有限,与Wingate峰值/平均功率及无氧功率递减率无关。